商洛市
{3}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神秘性对规则形成的影响。
2010年5月27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从技术意义上而言,人类社会已经实现了全面监控每个人的可能。
无论支持哪一方,都必将导致另外一方的道德价值和法律文化诉求无法在政府过程中得以代表和表达。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社会网络当中。二、雁过拔毛:人们被记录下来的信息可能会被别人所用,无论是用于赚钱,还是用于整人。网民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败坏的人和事及其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进行评判,如果是适当合理的,将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社会正义的维护。数字化和互联网也增加了我们的生活内容:在论坛里参与讨论,在博客上抒发自我,以及在社交网络上寻找乐趣都是体现。
前者类似于公审,后者更像是耻辱刑的惩罚。这似乎已经成为老生常谈。在谈到为什么公民愿意支付权利的成本的时候,霍姆斯和孙斯坦说,他们当然可以基于恐惧或者因为习惯而支付,而不会问一句为什么。
他们说,这里有一个一般的教训:当私人的和公共的机构踌躇和个人没有负责任地去履行他们的义务的时候,权利常常出现。即使在实践领域,人们解决权利的可行性问题的通常思路依然还是把权利的可行性问题转化成权利的可欲性问题,把权利实践中的那些现实问题归结为人们对于权利的可欲性(也即正当性)的认识不足,因而要求以进一步展现和宣示权利的可欲性与正当性来消解权利实践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少直接从权利的可行性出发直接面对权利的实践。[2](P141)而且随着时间的经过,权利和责任都在经常性地被重新型塑,即权利和责任都得到了重新的界定,也可能在废除一些旧权利的同时也确认了一些新的权利。[2](P136—137)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批评权利言论、谈论社会的去道德化、呼唤羞耻感的复苏,因为许多批评者抱怨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期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被混杂的反主流文化所主宰。
阅读此书、沿着作者的思维逻辑来审视权利,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因此,考虑到这种不稳定的现实,我们不应该把权利视为超越于时空的东西,或者在性质上把它看作是绝对的东西。
所以,权利的成本也就包含了对于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不服从行为进行制裁的成本。所以,在权利被不良地理解的地方,他们就能够鼓励不负责任的行为。美国的社会契约涉及到了一种更加具有协商性的和反思性的交易,这种交易发生在尊重权利的公民自身之间,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而权利的成本在通常意义上是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的:第一,权利的私人成本。
这在财产权利保护方面特别重要。最后,这场大火被控制住了。将其称为权利的社会成本乃是就其所具有的对于权利的保护或者享有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与效果而言的。人们把宪法权利看作是唯一建立起来保护那些脆弱的个人免受专断的羁押、侵犯契约自由、夺取财产、以及其他形式的政府权力滥用的盾牌。
第二,权利的预算成本。所以,他们认为,正确地认识权利的性质必须考虑到权利保护的成本,个人毫无疑问拥有与其所拥有的免受政府的干涉的权利一样的、免受来自于私人性的干涉和侵害的宪法权利,但这种权利得到保护的状态与程度必然要依赖于法院所获得的可以用于这种权利保护的公共资源的情况。
[2](P192)因此,富人———把他们的财富部分地归结为合作性地得到维持的法律与政府———应该为那些贫困的人们的自愿的自我抑制与合作而付费,而不是试图威吓他们,而获得最低程度的生活保障的权利也可能很好地为自我约束与合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动机。没有什么要花费金钱的东西能够是一种绝对的东西。
权利预示着有效的政府,因为惟有通过政府,一个复杂的社会才能够得到把纸面上的宣言转换成可以主张的自由所必需的那种程度的社会合作。耶鲁大学法律与政治科学终身教授布鲁斯·艾克曼(BruceAckerman)的评论是,这是一种对自由至上主义的智识失败的令人信服的分析,也是一种对于一种更好的自由主义的深切呼唤。霍姆斯和孙斯坦认为,权利之所以需要平衡,并不是因为出现了比该权利更大的或者更重要的利益或者价值因而必须牺牲该权利所代表的价值,而是因为权利本身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权利具有成本,权利的强制执行依靠有限的公共资金及时地投入到负责强制执行这些权利的机构当中去。[2](P232)正是因为任何权利都毫无例外地具有预算成本,都必然需要作为社会整体集体性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公共资源的投入,而且,任何权利,无论是宪法性的权利还是福利性权利,也都是最终为了或者最终有利于作为社会整体的集体性目标的实现的,所以,权利和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或者都不仅仅是私人性的东西,而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公共物品。但是,他们也可以把这些权利看作是在价格上值得的。姚建宗,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注释:[1](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M).信春鹰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2]Stephen Holmes and Cass R.Sunstein.The Cost of Rights,Why Liberty Depends on Taxes(M).W.W.Norton Company,2000.[3]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进入 姚建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权利 权利思维 。
前者要求捆住公共官员的手脚,而后者要求他们的正面干预。总之,权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和头脑清醒的努力。在一般情况下,美国社会大体上比较普遍地把由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视为积极权利而把私法上的权利视为消极权利(当然,相反的情况即把私法上的权利视为积极权利而把宪法保护的权利视为消极权利的观点也存在)。
这种合作性的关系就增加了双方当事人的安全,扩展了他们的时间边界,并允许双方谋取长期计划与长效投资。甚至在今天的那些个人权利一律不受尊重或者完全不为人所知的国家,情况也是这样。
它们并不授权给人们得到免受他们的同胞公民的干涉的国家保护的权利。有了纳税人的支出,国家就必须促进创新,鼓励投资,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水平,或者激励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集体性自我组织的一种手段(方式)和个人性的自我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权利将是自然地有成本地得到强制执行与保护的。在很多时候,阅读本书,你都有在阅读名言警句的感觉,似乎作者在本书中到处都写着神圣的经典文字。
[2](P60)尽管财产权利保护是一种非常值得的、可以增加积累财富的投资,但保护财产权利的成本花费还是相当高的。像法律一样,社会规范有助于调整社会行为。
干脆利落,水晶般透明,其间点缀着一些生动的例证,《权利的成本》是那种稀少的、‘一经出现就成为经典的著作。[2](P169)五、把权利理解为交易霍姆斯和孙斯坦认为,从权利不是免费的而是有巨大的财政花费,即所有的权利都分别地和共同地具有相应的成本来看,权利的赋予以及权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易,一种政府和个人之间寻求得到个人的社会合作的交易。
[2](P117)(四)权利的权衡不可避免。如果消极自由为使我们免受政府的干预而提供庇护所,那么积极权利就为我们提供了来自于政府的服务。
霍姆斯和孙斯坦认为,事物的逻辑恰恰相反,正是在社会规范和义务衰落的地方才产生了权利,在某种意义上,权利恰恰是对道德崩溃的一种适当反应而不是导致了道德崩溃。一、权利常识与权利思维正如霍姆斯和孙斯坦所说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天然地认为,弘扬权利就必然要排斥政府,政府乃是权利尤其是个人权利的最大天敌,它们在根本上似乎就是水火不相容的。[2](P205)他们认为,在美国,社会契约能够得到维持,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才是可能的,即所有的有影响的经济、种族、宗教团体相信,他们在被尊重和大体公正地被对待,或者至少,他们也因为他们的合作、协作与自我克制而获得明显的回报。[2](P168)相反,当有益的社会规范运转良好的时候,法律规制常常被证明是不必要的。
[2](P219)六、私人自由的公共特性在上述一系列的论证之后,霍姆斯和孙斯坦总结说,一种更为恰当的对待权利的进路具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前提:私人自由具有公共成本。他们总结说,权利的确认,能够成为依赖、自怜和缺乏进取心的助燃剂。
政府制定(laydown)占有规则,这种规则指明了谁占有什么以及特殊的个人如何要求得到特殊的占有权利。[2](P164)一个必然的逻辑推论当然就是权利损害了道德、甚至促使社会道德崩溃。
在其尚未正式出版之时即获如潮好评,正式出版之时其封面、扉页和封底也选载了部分书评。前者划定了私人领域的范围,而后者再分配税收收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